“物質對留信員工起不了決定作用”成為很多公司忽視員工薪酬福利的借口。員工激勵的方式很多,但薪酬激勵仍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想方設法壓低工資的公司,無論采取什么提高士氣的措施都是徒勞的。因此,恰當使用和增加員工薪酬福利是效率最高的投入,超過商業(yè)項目投資。
但是,如何增加員工的薪酬與福利?這不僅是一種付出的態(tài)度,更是一門科學與技術。如果增加不當、設計無方,可能無法起到激勵的作用,反而徒增企業(yè)的成本。
激勵與福利的本質區(qū)別
?。?) 激勵是做到才給,福利是做沒做都要給;
(2) 激勵是員工為自己而做的,福利是企業(yè)為員工而做的;
?。?) 不給激勵的結果是員工可能不努力工作、不給福利的結果是員工可能放棄工作;
(4) 激勵是因結果而異,福利是因人的層次、工齡而異。過度激勵可能轉為福利。
激勵越豐富,員工的斗志越高;福利越多,員工的歸屬感會越強。
培訓是福利還是獎勵
培訓員工是企業(yè)的責任,因為企業(yè)必須對員工勝任工作和職業(yè)成長負責任,也是員工創(chuàng)造價值獲得恰當回報的責任。但如果培訓變成一種福利,培訓效果必然打折,因為員工將培訓轉化為團隊能量與生產力的意愿不強、責任不清。
更深入地看,培訓應該是共同投資而不是福利:區(qū)分公司安排與員工個人需要,厘清費用主體;做好訓前定向與培訓協議;建立學習氛圍;員工承擔一定費用,有助提升學習成果。
即使培訓不用員工出錢,也要明確培訓后的責任,包括:
?。?)通過培訓協議,明確員工為企業(yè)繼續(xù)服務的義務。
(2)檢驗培訓學習的成效,如考試、考核。
(3)學以致用的要求,培訓“有用”是因為學習后要運用。
干股是激勵還是福利
港澳地區(qū)在招聘員工時,喜歡在招工海報的最后一條寫上“年張有花紅”。所謂花紅,類似于我們通常說的干股。顯然,這種方式屬于偏福利的干股,其特點是:
(1)全員利潤分享;
?。?)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按職務年限等分攤;
?。?)沒有目標或貢獻方面的設定條件;
?。?)沒有明確目標。
在設計上,國內民營企業(yè)比較傾向將干股用于偏激勵方式:
?。?)有條件授予,例如需完成目標;
(2)超出基礎水平的部分用于獎勵;
(3)對于有貢獻者的特別承諾;
(4)按績效排名獎勵有別。
如果干股是福利,就像年終雙薪一樣,定義為員工收入的一部分,不過與年終雙薪相比,它與企業(yè)經營結果相關,并非完全固定。如果干股是激勵,則屬于正常工作報酬以外的部分,與工作成果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