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招聘制度如何選拔官員?
招聘作為一項(xiàng)選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辦法,在我國由來已久。早在《孟子》一書中便記載了商湯派人五次往返,“以幣聘”伊尹的故事。后來,類似這種的招聘層出不窮。
在我國歷史上,人才招聘的黃金時代當(dāng)推兩漢。漢代的招聘制度歸納起來有以下特點(diǎn):
一是按州縣定名額,與地方官的舉薦連在一起,成為一項(xiàng)較為經(jīng)常性的制度。二是專門招聘精通某種學(xué)問、技藝的。如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招聘精通《孝經(jīng)》、《論語》、《尚書》的專門人才。三是特為辦一件事情而招聘,事畢而罷。
漢代以后,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招聘制度徒具虛名。特別在隋唐以后,科舉成為主要選官方法,招聘制度漸趨衰微。但是三國曹操,唐朝李淵、李世民,明朝朱元璋,元朝忽必烈時期,也利用招聘辦法選拔了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