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常用的績效考核指標的計分方法有五種:層差法、減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說明法。
減分法,針對標準分進行減扣而不進行加分的方法。在執(zhí)行指標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時,就按照一定的標準扣分,如果沒有異常則得到滿分。
比率法,用指標的實際完成值除以計劃值(或標準值),計算出百分比,然后乘以指標的權重分數(shù),得到該指標的實際考核分數(shù)。
計算公式:A/B*100%*相應的分數(shù)。(A為實際完成值,B為計劃值或者標準值)
例如:人力資源部的招聘計劃完成率=實際招聘人數(shù)/計劃招聘人數(shù)
如果招聘計劃完成率在本季度中占有20%的權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數(shù)為:招聘計劃完成率*20
非此即彼法,指結果只有幾個可能性,不存在中間狀態(tài)。
例如:信息部是負責公司一級流程發(fā)布計劃達成率。
假如季度指標中所占的權重為10%,即10分,由于每個部門的流程不會很多,人力資源部門也許只有8個流程,財務部門也許只有7個流程,故信息部所統(tǒng)計
的每個季度完成的流程數(shù)量不會很高,所以該指標的最低要求為100%,計算時,只有兩個結果,100%完成,沒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沒有100%完成,得0分;
層差法,將考核結果分為幾個層次,實際執(zhí)行結果落在哪個層次內(nèi),該層次所對應的分數(shù)即為考核的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