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那點事兒,從看穿面試官開始
炎熱的夏天來了,
意味著有些人要高考了,
意味著有些人要答辯了,
意味著有些人要步入社會了!
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yè)生,普遍缺乏面試經驗。面對著掌握自己生殺大權的面試官,畢業(yè)生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緊張、額頭冒冷汗,然后說話結巴,詞不達意,不知所云……面試焦慮往往導致其與就業(yè)機會擦肩而過。為此,我們總結了面試官常用的5種面試策略,幫助應屆畢業(yè)生做到“知己知彼”,輕松搞定面試官!
▼
壓力面試法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通過各種方法可以增加應試人員的心理壓力,以考察其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對壓力時的應變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面試方式。
例
我經歷過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面試。當時,面試官在問了幾個我已經經歷了不少次的提問之后,忽然問我:“你簡歷中的薪資要求不低,但是你的表現(xiàn)好像沒有說服我,讓我覺得你值這個薪酬?”
面試官雖然是笑著提問,但是當時咄咄逼人的氣勢讓我倍感壓力。我在心里想著怎么樣回答才比較合適,如果說自己能力好,顯得有些自負;如果不說自己能力超群,高薪資的要求又無憑無據(jù)。我最后選擇了微笑和沉默,沒有去進行解釋,而后來這個職務和薪酬我都順利地得到了。成為面試官之后,我才明白,那位面試官也許并不是想探測我的工作能力,而是在面試中對我施壓,看看我的抗壓能力。
▼
放松面試法
精神病醫(yī)生為了讓病人打開心扉,講出藏在潛意識里的患病根源,往往會采用特別輕松的方式。
例
醫(yī)生會讓患者躺在一張寬大的椅子上,而自己也和病患并排躺著,然后兩個人面向天花板慢慢聊天。病人如果說他在房頂上看到一只貓,醫(yī)生也會積極地配合說自己也看到了。這樣,醫(yī)生用輕松的話題引導病人說話。逐漸地,病人也會講出藏在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讓醫(yī)生漸漸地了解到他的病因。當然,我們面試的候選人不是精神病患者,但是面試官卻可以借鑒精神病醫(yī)生的方法對候選人進行面試。
心理學中,訴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是一件很愉悅的事。而如果人們在訴說中得到鼓勵,就會進入到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對對方提的問題不設防備,很容易講出內心深處的信息。所以,應聘者在應聘時,一定不要放松警惕,因為這正是面試官給你設的陷阱。
▼
情景面試法
設置一定的模擬情況,要求被測試者扮演某一角色并進入角色情景中,去處理各種事務及各種問題和矛盾??脊偻ㄟ^對考生在情景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以測評其素質潛能,或看其是否能適應或勝任工作。
例
一位候選人前往一家企業(yè)面試,面試的前兩輪都通過了,在走到最后一個面試官坐著的會議室門口時,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張紙,于是,這位候選人便彎腰把紙撿了起來。
這時,從旁邊走過來一個人,笑瞇瞇地對候選人說:“今天來面試的10個人中,你是唯一一個能夠把紙撿起來的候選人。恭喜你!你已經通過面試了?!?
如果應聘者能夠對這種布置場景以觀察候選人行為表現(xiàn)的方式有所了解的話,那么你一定知道怎樣做了。
▼
迷彩面試法
一種用隱蔽的方式來檢驗候選人的真實想法。
例
我在戴爾公司面試的時候,經歷了七輪面試,大多數(shù)的面試問題我都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卻記得清清楚楚。當時,一位面試官和我親切地談了一會兒之后,突然問我:“IT行業(yè)是不是太浮躁了?”
由于我在學校選修過有關面試技巧的課程,我非常清楚面試官是想試探我是不是能適應IT行業(yè)的節(jié)奏,另外,也想看看我是否會跟著抱怨,試探我是否有積極的心態(tài)。
如果應聘者無法識別面試官問題背后的用意,那么你很可能會答非所問,錯失良機。
▼
標準面試法
當前通常運用的面試方法,其主要方式有結構化面試法和行為面試法兩種。
很多企業(yè)都有自己標準的面試題庫,問題相同,排序一樣,用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程序來面試所有相同類型的候選人,在面試評價的時候也有標準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這樣的面試方法即結構化面試。
在結構化面試的基礎上,面試官通過對候選人過去表現(xiàn)的不斷挖掘,來判斷候選人將來的行為,這種方法叫行為面試法,即STAR面試法。STAR即SITUATION(背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
這兩種標準面試法非常經典與強大,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交叉。
應屆畢業(yè)生只要事先對這類面試法做詳細了解,并找?guī)讉€同學進行模擬面試,相信在實際的面試過程中一定可以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