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
事實確實是這樣,哪怕你知道的再多,有時候你真的無法改變,因為這個社會,誘惑太多,縱使我寫下這篇文章,我也無法終生實踐,我會懶、會放縱,但是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做一個靜觀者是最好的。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實際行動都是發(fā)生在其主觀意義處于模糊的半意識、或者實際上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中,行動者更有可能是在模模糊糊的意義上“知道”它,但并不明白自己正在干什么或者對它有著明確的自覺意識。
他的行動大多受本能驅使或者習慣使然。只是在偶然的、并且涉及大量同一行動的情況下,往往也只有少數(shù)人對于行動的主觀意義——無論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產(chǎn)生明確的意識。
完全自覺和明確的有意義行動的理想類型,只能是一種邊緣情況,在分析經(jīng)驗事實的時候,任何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
擁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永遠是少數(shù),甚至是這樣的人也在大多數(shù)情況 下處于無意識或半意識。
情商高與低是由什么決定的?也許有人會說出很多現(xiàn)象和特征,如專注力、自控力、善于交際,但是卻不能給予你絲毫的幫助。
因為你只看到了表象——這些由根源的東西衍生出來的外物,然后當你轉向其他領域的時候,你一樣會困惑。
情商高的人有更多的自我意識,也就是——他能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而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情商低的人往往意識不到問題所在,我的意思是說:根本!意識不到!問題所在。
舉個例子:情商高的人懂堅持。然后呢?你只看到了他無比膩害的表現(xiàn):他怎么堅持下去的?當你實在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只能把原因歸于——他情商高。
問題的關鍵在于:情商高的人他能注意到堅持過程中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及時處理這些問題,但是情商低的人他不會注意到這也是一個問題——我,正在討厭這件事情,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所以,它需要 被解決。
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情緒,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想法。
再舉個例子:戀愛。戀愛會提升一個人的情商,當然,并非絕對。因為戀愛中的人會時刻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他會進行自我監(jiān)視,他會關注自我的一言一行以防導致對方對自己失去興趣。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有些人談很多戀愛,還是一樣的幼稚。這又是為什么?這正是情商低的表現(xiàn)之一:他感覺很困惑,他覺得是如此的突然,他意識不到有什么問題,他只是跟著感覺走,無意識、無反省。(反省不等于回顧和情緒的再卷入,而是理性的自我關注)
唯有一個意識到問題存在的人才能進步,這是通往成熟和自我完善的門,而自我意識就是這扇門的鑰匙。問題,永遠是自己思維的問題——你需要更多的自我意識,需要注意到更多的問題。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容易實現(xiàn)的目標,這是一件非常長期的、需要勇氣的行為。
我們?yōu)槭裁匆P注自我?
因為我們所有作出的行為都是自己在有限信息下認知的有限世界作出的最佳決策,那么提升信息的數(shù)量和質量就很有必要。有時候我們會發(fā)脾氣是因為我們意識不到自己正在發(fā)脾氣,我們不愿意關注自我,關注自我的過程就是收集信息的過程,以增加我們對自身的了解,從而作出更符合現(xiàn)實要求的決策。
再舉個例子:你往往能看到:越是你認為成功的人,他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運行良好,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我有一種特別的觀點,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識,意識到問題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被關注到,如果健康威脅到了我的情緒,我應該注意到,那么,解決它!
再再舉個例子:寫作中如何加粗是一個學問:因為你認為你能了解到的東西,人家不一定能有耐心——意識到其中的“自我中心”也是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不是你頭腦認為如何就如何的。那些厲害的人,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認知世界的方式。
意識是一個成熟的理性人所擁有的最明顯和本質的標志。而成長,必然是一個充滿頓悟、反慣性、痛苦、枯燥但不乏趣味的自我意識過程。
評論有人說到,自我意識太強,太敏感了怎么辦?
我想,一個真正能意識到自己太敏感的人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里有個更重要的問題:
你為什么明知道自己敏感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才是我真正說的自我意識:存在問題?那么,我為什么無法解決它?你有沒有意識到問題中的問題?
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猜測其中一個原因是:更多的時候,你并沒有把這個當作一個真正的問題去解決。因為人的行為,大部分時間都是按照慣性進行的(這幫助我們快速決策),可是一個只按照慣性行事的人,是沒有學習的(學習的真正定義是改變,“改變”發(fā)生了學習就在進行之中了)。
回到問題中,如果你真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你就會觀察自己,搜集數(shù)據(jù)信息,然后去了解:你在什么情況下敏感?例如,我常常會在和異性交往的過程敏感,這種熟悉的尷尬感覺常常會不期而至,那么,繼續(xù)觀察。繼續(xù)觀察會發(fā)現(xiàn),我為什么會敏感,原因是很多的,這真的不是一個單一問題:說話、著裝、經(jīng)濟地位、場合……這些可能都是導致我敏感的因素,那么留心這些東西、熟悉這些東西,為綜合分析提供根據(jù)。
一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人是敏銳的,卻不是敏感的。前者會在早期注意到這個問題然后去知乎詢問,然后堅持改變。我就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后來我明白:原來敏感,也是可以鍛煉的。
1、人在年輕時候最容易產(chǎn)生的幻覺,就是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觀察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卻不要尋求改變;
2、過度剖析是一種自殘行為,但對于想要活得明白的人,這是一種很難抵御的誘惑;
3、不要讓自我意識變成一種自我傷害,不要忘了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的最終目的——對于我來說,就是為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