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每一個人都很自我。一些人的自我意識比別人要強,而另一些人則比較普通。其實在出生的時候,我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自我意識。但是經(jīng)過了童年的發(fā)展,自我意識會很快地成長起來。我們很少為了別人而不顧自己,卻希望別人為了我們能全身心投入。是什么在駕馭著我們的外在面貌和內(nèi)在精神狀態(tài)?物質(zhì)成功的大部分原因歸結(jié)于哪?
其實就是——自我意識,自尊或自大的感覺。自我每天在陪伴著我們,當我們感到對事情沒有把握時,它會成功為我們建立起自信,讓我們超越自身基礎(chǔ),凌駕于我們自身所能把握的成功之上。此外,它還會鞏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自我意識讓我們相信,我是重要的,我是被需要的,我做的事情都很棒。更多時候,我們自認就是一切。當自我意識使我們確信,我其實更重要,大家都離不開我,我做的比別人好一些時,平衡已受到威脅。此時審視自我,是使生活變得更加平衡的最好舉措。
所以我來幫你一個忙,說一下與你工作有關(guān),關(guān)于你自身的一些難以忽視的真理。暫時把自我先拋到一邊,讀一下這些被全宇宙都認可的真理――這些高于我們對現(xiàn)實生活演繹的真理。這些真理并不是針對特定的任何人的直面挖苦,但如果碰到了你的傷心處,我們就真覺得有點意思了
其實在工作中你沒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當你自認人們需要你、依賴你、認為你做的工作很偉大時,你可以想想,如果當時這份工作不是你去做,別人照樣會去做你所做的事。好比蘋果公司沒有了 Steve Jobs照樣是個很成功的公司。每隔4到8年我們照樣擁有一位新總統(tǒng)。即使我們都不在了,生活還是一樣在繼續(xù)。
即使沒有你聰明,別人也很聰明。你不需要去解決每一個問題,創(chuàng)造每一項新產(chǎn)品或在會議上發(fā)表最好的想法。事實上,你越讓別人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法,工作就完成的越好。更多的思想?yún)R聚才會產(chǎn)生更好的產(chǎn)品。
你的領(lǐng)導/客戶不是一直需要你來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只想找一個能解答問題的人,誰都無所謂。你的領(lǐng)導/客戶覺得重要的事情是他們的提問得到了解答,問題得到了解決,并不是由誰回答的或由誰解決的。
請別人完成你無法做的工作并不代表你能力弱。實際上,這代表了一位成熟的具有經(jīng)驗的領(lǐng)導了解自己的時間與大腦精力的極限程度,這樣做只是在分配工作,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
不是要記住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記住在這個世界上你的所作所為對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們及對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br />
非常忙碌不會讓你變得重要。事實上,過度忙碌會使你很煩,除非那些人真的很需要你的時間。
花時間跟別人吐槽說你有多忙純屬是在浪費時間。既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你的聽眾的。
別吹噓自己到年底還有多少天假期沒歇過。這只能說明你做的事情很重要而不是你這個人很重要。
放下自我膨脹吧。停止自己去定義一天中完成了多少工作,開始更多地關(guān)注你的團隊隊友和同事,去了解作為一個團隊,大家該如何互相依賴從而達到做得少而產(chǎn)出高。拋棄“大家不能沒有你”的這個觀點吧,看看如果你請一天假會發(fā)生什么。放手讓別人去回答問題、參加會議、處理爛攤子。把工作分配給其他人,讓他們從中學習并成長。自我意識調(diào)節(jié)的越多,生活也就平衡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