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薪酬管理中,確實存在一些較為專業(yè)且不為大多數(shù)HR所熟知的公式。
一、年薪制類公式
總收入: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專項獎+超額利潤獎金+福利等。
基本年薪:崗位年薪總額×(1-浮動比率)。
績效年薪:崗位年薪總額×浮動比率×公司年度考核系數(shù)×個人年度考核系數(shù)。
超額利潤獎金:超額獎金總額度×個人超額獎金分配系數(shù)(崗位年薪總額×本人年度考核系數(shù))/∑(個人崗位年薪總額 × 個人年度考核系數(shù))。
二、薪酬增長類公式
工資總額增長幅度:(本年度提取并實際列支的工資總額 ÷ 上年度提取并實際列支的工資總額-1)×100%。
實現(xiàn)利稅增長幅度:(本年度實際實現(xiàn)利稅 ÷ 上年度實際實現(xiàn)利稅-1)×100%。
薪酬增長幅度:(本年度提取并實際列支的平均工資 ÷ 上年度提取并實際列支的平均工資-1)×100%。
員工平均工資:實際提取并列支的工資總額 ÷ 員工的平均人數(shù)。
員工生產(chǎn)率增長幅度:(本年度勞動生產(chǎn)率÷上年度勞動生產(chǎn)率-1)×100%。
三、獎金提成類公式
提成公式:提成=∑(Qi×Ni)。在核算公式中,Q=銷售完成金額或銷量,N=提成比例或金額,i表示某一種產(chǎn)品。
績效獎金分配總額:(該部門加權(quán)價值系數(shù)×該部門季度考核系數(shù))×企業(yè)季度可分配績效獎金總額 /[∑(部門價值系數(shù)×部門季度績效考核系數(shù))]+該部門季度獎罰金額。
四、其他薪酬管理類公式
本年度薪酬總額:上一年度薪酬總額×(1+薪酬總額年增長率)。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比例)。
直接生產(chǎn)人員工資比率:直接生產(chǎn)人員工資總額÷企業(yè)工資總額×100%。
非生產(chǎn)人員工資比率:非生產(chǎn)人員工資總額÷企業(yè)工資總額×100%。
人力資源費用率:一定時期內(nèi)人工成本總額÷同期銷售收入總額×100%。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時期內(nèi)人工成本總額÷同期同口徑職工人數(shù)。
人工成本利潤率:一定時期內(nèi)企業(yè)利潤總額÷同期企業(yè)人工成本總額×100%。
五、考勤與加班工資計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shù)(月計薪天數(shù)通常為(365-104天)÷12月=21.75天)。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shù)×8小時)。
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加班費:小時工資×加班小時數(shù)×1.5。
休息日加班未補休加班費:小時工資×加班小時數(shù)×2。
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加班費:小時工資×加班小時數(shù)×3。
這些公式涵蓋了薪酬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年薪制、薪酬增長、獎金提成、薪酬管理以及考勤與加班工資計算等。對于HR來說,掌握這些公式有助于更精準(zhǔn)地進行薪酬管理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