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礦業(yè)有限公司、云南達亞有色金屬公司隸屬于云南銅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兩個公司合署辦公,本部設在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公司是集地質、采礦、選礦、冶煉為一體,以銅為主、產業(yè)多樣化的國有大型企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3億元,員工3700人,保有銅金屬資源200多萬噸,鐵礦資源1億噸,是我國西南地區(qū)最大的銅原料基地。公司連續(xù)榮獲2005年、2006年"中國工業(yè)行業(yè)排頭兵企業(yè)"稱號,行業(yè)綜合評定為銅礦采選第一名。我們奉行"經濟力做強,文化力致勝"的核心理念,發(fā)揚"誠信團結,務實求真,以人為本,開拓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精神,以"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建云銅重要原料基地,創(chuàng)國內一流礦業(yè)企業(yè)"為己任,進一步轉換機制,強化管理,大力實施資源戰(zhàn)略、人才戰(zhàn)略、科技戰(zhàn)略、營銷戰(zhàn)略?和文化戰(zhàn)略,緊緊圍繞"十一五"經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贏利能力。
我們靠事業(yè)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勵人、靠情感溫暖人。我們熱忱歡迎同學們加入我們的隊伍,在美麗的云南這個有色金屬王國里建功立業(yè),事業(yè)有成!
玉溪礦業(yè)公司大紅山銅礦簡介
云南是中國的有色金屬王國,云南省政府把有色金屬工業(yè)作為云南省“十五”時期乃至今后更長一段時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云南銅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是有色金屬王國中的皇冠。
大紅山銅礦――這座目前中國西南地區(qū)品位較高,儲量較大,投資效益較好,又連續(xù)四年被國家“八.五”計劃列為重點建設工程的唯一銅礦山,是這頂皇冠上當之無愧的明珠。其二期工程已于1999年12月份開工建設,投資3.7億元,于2003年6月26日建成投產。
大紅山銅礦是玉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易門礦務局)的接替礦山,儲量大,品位高,有較大的開采價值,是玉溪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易門礦務局)做大做強云銅原料基地、優(yōu)化調整資本結構、建立現(xiàn)代礦業(yè)的希望所在。
一、基本情況:
(一)礦區(qū)概況及地質狀況:
大紅山銅礦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zhèn)境內,地理座標東經101?b39′,北緯24?b06′,面積1.5平方公里。至新平有兩條公路相通,距離110公里,至楚雄180公里,至昆明330公里。礦區(qū)屬亞熱帶氣候,季節(jié)分明,雨量充沛,是一個以傣族、彝族為主的多民族居住區(qū)。大紅山銅礦床是1959年發(fā)現(xiàn)的大型銅礦床,地質儲量可靠,富礦分布集中,礦石加工性能良好,可有效地回收銅、鐵、金、銀、硫等多種元素。根據(jù)云南省儲量委員會云儲決字(1989)1號文批準的大紅山銅礦首采區(qū)勘探地質報告,大紅山銅礦礦山設計依據(jù)的地質儲量為:
表內銅金屬量79.23萬噸,平均品位0.81%;其中:富礦銅金屬量50.126萬噸,平均品位1.23%。
表內礦伴生鐵1040.6萬噸,平均含鐵品位21.67%;金7703.2kg,銀55.3噸,鈀1.9噸,鈷12430噸,硫80.3萬噸。
礦區(qū)居滇中中臺坳南端,處于紅河斷裂層和綠汁江斷裂交匯部的內側,礦區(qū)地層分為基底,蓋層兩部分,含有豐富的鐵、銅、金、銀等多種元素,形成較大的可采礦藏。
首采區(qū)Ⅰ號礦帶共有7個礦體,包括3個含鐵銅礦體和4個含銅鐵礦體。含鐵銅礦石全部為硫化礦石,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銅礦,磁鐵礦,其次為斑銅礦、菱鐵礦、黃鐵礦。含鐵銅礦石的伴生礦產,主要有鐵、金、銀、硫,可以通過選礦富集,綜合回收。一期工程投產采用浮選法獲得銅精礦的銅品位28%以上,回收率93-95%,可選性良好。伴生有益成分在精礦中有不同程度富集。銅精礦含金3-4克/噸,銀16-18克/噸,硫16.89%-18.53%,鉑0.03-0.09克/噸,鈀0.14-0.17克/噸,鈷0.027-0.0594%。銅尾礦磁選獲鐵精礦,鐵品位62%,回收率55%。
(二)建設情況:
大紅山銅礦一期工程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以(92)中色基字第0734號文,根據(jù)國家計委計投資【1992】728號文的精神,同意正式開工。
一期工程的建設,從1984年的資源調查開始,經歷補勘、主控工程的超前施工和1992年的正式建設等四個階段,到1997年7月1日建成投產整整經歷了14個年頭。礦務局為提高企業(yè)的綜合實力,自籌資金8552萬元,以鍥而不舍,矢志不移的精神自行勘探,自行開發(fā)。在參加設計、建設施工單位和全體建設者的精心設計、精心管理、精心施工下,累計完成井巷工程27284m/247291m3,井下輸變電、供風供排水、通風設施、原礦破碎及運輸、廢水處理都已全部形成,四個生產盤區(qū)已落礦;地表土建場地平整426371m2,完成工民建筑57168m2,完成設備安裝2778套,選礦系統(tǒng)已全部建成,完成尾礦輸送隧道3042m,尾礦壩清基73600m3,澆灌砼排洪管井2053m,尾礦輸送溝路塹土石方420000m3。同時,在一期建設的過程中兼顧了二期工程部分井巷主控工程和選礦,輸變電、地表工民設施的建設,經國家開發(fā)銀行審核,報國家計委、國家建設銀行和中國有色工業(yè)總公司批準,一期工程建設批準投資為7000萬元,實際投資額為47109.60萬元。
根據(jù)大紅山銅礦礦體呈緩傾斜產出的特點和儲量分布情況,設計將礦體沿傾斜分為上、中、下三個區(qū)段分步開采。一期工程開采上部區(qū)段中550m?-620m標高的富礦,能力為2400噸/日。二期增建425m-550m標高間的中部區(qū)段新增能力2400噸/日。當上部區(qū)段開采到620m標高以上,能力下降到1600噸/日時,中部區(qū)段通過生產調整增到3200噸/日,一、二期共同保持4800噸/日的生產規(guī)模。
一期工程建設井下開采2400噸/日礦山,地表2400噸/日選礦廠、尾礦系統(tǒng)、外部供礦供水及公路、公用輔助設施,生活福利設施、以及“三廢”治理環(huán)保設施等工程都實施完備。
二期工程已于1999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至2003年6月26日建成投產,共完成投資3.7億元。大紅山礦至此已形成日采選4800噸/天、年產精礦含銅1.5-1.6萬噸的生產規(guī)模。
(三)生產情況:
大紅山銅礦一期工程建成,在我國重點工程建設中首創(chuàng)先例。一次試車成功,試生產2年達產達標。產量2400噸/日,銅精礦含銅品位31.72%,回收率93.97%,各項經濟指標在全國同行業(yè)中名列前矛。1997年(半年)完成精礦含銅998噸,鐵精礦量26097噸;1998年完成精礦含銅3120噸,鐵精礦量87889噸;1999年完成精礦含銅6413噸,鐵精礦量128139噸;2000年完成精礦含銅6109噸,鐵精礦量146010噸;2001年完成精礦含銅7563噸,鐵精礦量181615噸;2002年完成精礦含銅8600噸,鐵精礦量194000噸。2003年完成精礦含銅11310噸,鐵精礦28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