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問你的缺點是什么,應(yīng)該如何回答?
這恐怕是面試者遇到最刁鉆的一個面試題了。
如果按照網(wǎng)上的程式化答案,“完美主義”一說出口,但凡有點經(jīng)驗的面試官都要呵呵噠了。
什么,你說你真的是完美主義?對不起,完美主義被用爛了,還是請您再換個缺點吧~那實打?qū)嵉靥托母C子把缺點禿嚕完了?你也太豁得出去了……所以候選人面臨的一個悖論(paradox),既不能全說真話,又不能說假話,那面試官到底想要得到什么答案?
這是一個例行的題目,一來考察候選人窘境下心理素質(zhì),二來看看候選人自我認知水平。
但是,知道這些也然并卵,究竟該注意些什么,以及怎么做呢?
1、避免被貼標簽。無論如何回答,都或多或少會有缺點的負面成分在里面在里面,應(yīng)該努力避免面試官給你貼上這個缺點的負面標簽。
2、盡量真實、個性、真誠。如何才能更加真實、個性和真誠呢?無論專家給出幾套答案,總會被很快用爛,能不能提供一套自我總結(jié)的方法論?
吼啊,小紅拖拉機就總結(jié)出一套這樣的方法論。
1
故事敘述,拉近心理距離
來自哥大和紐大的心理學家Nira Liberman和Yaakov Trope在1998年提出了解釋水平(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的概念,解釋水平理論認為,人們對認知客體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即解釋水平,而解釋水平取決于人們所感知的與認知客體的心理距離,進而影響了人們的判斷與決策。
比如“搬家”,發(fā)生在未來遠期、地理位置偏遠、主人公與自己社會距離疏遠或事件不太可能發(fā)生時,這種時間距離、空間距離、人際距離和頻率較低的情況,會增加個體與認知客體之間的心理距離,啟用高水平解釋,使人們更傾向于對事件進行抽象的表述,闡述從事這項活動的意義(如:開始新的生活), 而不是具體描述方法和動作(如:打包行李和搬運等具體情境,就是低水平解釋) 。
在社會認知研究中,Rim,Uleman 和Trope (2009)指出,因為高解釋水平操縱下的被試對于事件的表征比較抽象,因而在事件中更容易對他人的人格特質(zhì)做出推論,加快對他人印象的形成,尤其會誘發(fā)人們形成刻板印象。
一言以蔽之,一個你不認識的人打傷人,你會忽略他的行為背景和動機,認為他有暴力傾向(高解釋水平),如果是你兒子打傷人,你會認為肯定是別人先欺負你兒子,你兒子被逼無奈才出手(低解釋水平)。
基于以上的原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思路:
1、不要用一個抽象的詞先概括自己的缺點,以避免啟動面試官的高解釋水平條件,使他迅速給你貼上標簽;2、盡量把這個缺點放到一個有豐富情境細節(jié)的故事里,進行低解釋水平的敘述。當情境細節(jié)(時間、任務(wù)背景、壓力與困難)等等非常多時,面試官會結(jié)合情境進行低水平的解釋,也就是說會更加考慮當時的情境和環(huán)境的因素,這時候,無論你的行為是合適的還是不合適的,他們都會在心里理解你,而不會對你形成過于否定的判斷及刻板印象。
采取這種低解釋水平策略,可以有效保證,即便你的回答是真的讓人有點討厭的缺點,也不至于較大地影響到你的面試結(jié)果。
那如何能回答一個不讓人討厭的缺點,既保證回答的真實性,同時又不能完全暴露自己的缺點?
這里有一個方法就是,辯證分析。
2
辯證地說,不把話說滿
學過心理學的小朋友們都知道,個性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是一個個性過于極端,就會顯得異乎常人,而多少算個缺點了。而這個“過于……但又不至于過分”的臨界點,就是你回答的要點所在。所以這里的策略是,你先找一個自己的優(yōu)點,試著把它包裝成“過于……但又不至于過分”的臨界點來描述。
接下來我舉幾個栗子啊~
計劃性。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提前規(guī)劃好,我也會按照自己的項目日程開展工作,這樣的工作方式讓我做事情的時候很有信心,而不會有焦慮感。(開始說缺點了:)但是如果一個任務(wù)的目標過于模糊,或者我的項目團隊其他成員過于缺乏計劃性,也會讓我受不了。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所以我的一些沒有計劃性的朋友往往說我是活在日歷上的人,我的男(女)朋友也會覺得有時候我過于苛求,有時候這也給我?guī)砗芏酂溃热绯鲂杏媱澋陌才潘麄兺X得我安排的過細和缺乏彈性。
利他行為,俗稱助人為樂。我這人心最大的優(yōu)點是助人為樂,所以我們部門評選優(yōu)秀員工,每年都有我的份。但是,(開始說缺點了:)我也有自己的苦惱,有時候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別人來求助,看見別人急需幫忙的情境,我就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幫助別人,有時候也導致自己的工作無法按時完成,可我還是無法拒絕別人的求助,只有這樣做了我心里才會舒服。
認知需求。你可以說自己是一個認知需要比較高的人,遇事兒總愛問一個問一個為什么,或者自己知乎上搜答案了解問題的根本。(開始說缺點了:)所以有時候,一個事情交給你之后你總是要問好多問題,或者不明所以的時候,你總要在搞清楚問題的原理機制后才開始行動,雖然這樣讓自己掌握了更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有時候會略顯行動力不足。
成就動機。你還可以說自己的成就動機比較高,讓你總有沖動去調(diào)整更高的挑戰(zhàn)與目標。當領(lǐng)導交給你一份工作,無論因為組織內(nèi)部如流程、授權(quán)的原因,還是個人的能力原因,沒有完成的,(開始說缺點了:)你就會很沮喪,很不開心,感覺到很受挫。你就很羨慕那些在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挫敗感,總能保持心如止水的人,我希望自己努力掌握心理自我調(diào)適的能力。(這里要說的適度,不要太過分說)條理性。你工作需要很清晰的思路,經(jīng)常也會把自己的工位整理的干干凈凈,你的電腦中的文件都編上的號碼整理的,井井有條。(開始說缺點了:)有時候別人會說,昨天某某經(jīng)理路過咱們辦公室說這是哪個女孩子的工位啊這么整潔,大家都笑了。所以很尷尬的是,有人懷疑我的性取向,這個我真是囧啊。
認真細致。你很細心,所以考慮東西很周全,在部門里同時還擔任了質(zhì)量管理員、****等職責。但是(開始說缺點了:),總會覺得自己缺乏大局觀,宏觀視野和戰(zhàn)略思維略顯不足,有時候看一些問題不能站在公司和的高度。當然,這是你面對一個非管理職位的時候可以回答的一個題目,因為基層的工作往往不太需要特別強的戰(zhàn)略思維和宏觀意識。
嗯,這么一想,其實還有一筐的栗子可以拿來舉。
總之呢,這個問題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敘述,而敘述的主題(也就是這個缺點)肯定是一個優(yōu)點,但是呢優(yōu)點優(yōu)的比較過分給你帶來了困擾。
只要掌握這個思路回答,這個問題輕松搞定。
3
真實自我曝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通過演講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犯錯誤效應(yīng)(pratfall effect),那些才能出眾而犯過小錯誤的人更有吸引力,才能出眾但未犯過錯誤的排名其次。
所以如果你真的前半部分面試的非常不錯,感覺面試官兩眼放光的看著你,那么曝光一些自己的小缺點,也未嘗不是拉近距離增加好感的好方法。
這些小缺點,最好是不影響日常工作,諸如內(nèi)心調(diào)適能力差等關(guān)乎自己卻不會影響他人的一些特點。
比如回答說害怕上司,在上司面前容易緊張。這個回答并不失好印象,人人都有缺點,只要無傷大雅。而且這個回答有個好處,讓人覺得你會服從指揮,至少可以做個乖乖的好員工。
還可以說,害怕公眾場合發(fā)言。雖然現(xiàn)在能和面試官談的非常開心,日常工作環(huán)境中也一點問題沒有,但是到大會發(fā)言時就不行了,手心冒汗,聲音顫抖。(管理崗位一定不要說這個缺點)這里的曝光的缺點,要真實和無傷大雅,一般情況下都不太會影響最終面試成績。
在這里切忌說的前后不一或者與事實不符,否則前面專業(yè)部分的回答也會被懷疑的。